吸能性为现有材料3倍以上 日本研究机构开发出可变形的镁合金
发布日期:
2017-07-19

新开发的这种材料可期待作为轻质且安全性高的金属材料为汽车等的轻量化做出贡献。

日本物质·材料研究机构(NIMS)近日宣布,通过添加锰并使结晶晶粒细化,成功开发出了在室温下可以如手风琴一样进行蛇腹状变形的镁合金(见图)。新开发材料的吸收能量特性为现有材料的3倍以上,因此,可期待作为轻质且安全性高的金属材料为汽车等的轻量化作出贡献。

现有材料和新开发的可变形镁合金压缩试验结果对比

镁是实用金属材料中最轻的,从而作为汽车、火车车厢等轻量化材料而受到关注。但在室温条件下,即使施加很大的力,镁也仅能发生很小的塑性变形而瞬间损毁。因此从安全角度考虑,存在着不适于作为汽车等部件原材料或无法进行复杂形状加工等问题。

此次,NIMS研究团队开发了添加极微量的锰、并在200℃温度下通过挤压加工将结晶晶粒细化到5μm以下的镁合金。使用开发材料和市售的镁合金材料通过机加工制成高8mm、直径4mm的圆柱形试验片和厚0.7mm、外径6mm的圆筒形试验片,并比较了二者在室温条件下进行压缩试验的变化情况。

市售材料在斜向开裂后的瞬间发生损毁,而开发材料则不是很快损毁,而是变形为蛇腹状或杯子形状。这表明,即使受力,开发材料也能如避震那样吸收能量,而不易发生损毁。开发材料对于损毁的吸收能为现有材料3倍以上,非常优异。这些现象的出现,是由于挤压加工而变小的结晶晶粒之间集中了锰,促进了结晶晶粒相互滑动的“晶界滑移”的缘故。

此成果可期待被用于汽车车身、汽车座椅、火车车厢的座位、自行车支架等的轻量化。此外,还有望降低压力加工以及二次加工温度实现节能化以及装置成本的降低。


相关推荐